刘继龙,男,1981年生,工学博士,博士后,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破格),现任yabo足球副院长、纪委书记,中国水利教育协会理事,中国农业工程学会会员。目前主要从事农业水土资源高效利用研究,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等科研课题12项。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48篇(SCI/EI收录28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获黑龙江省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注册软件著作权2项,申请专利3项,2014年度领跑者5000中国精品期刊顶尖学术论文获得者,培养硕士研究生18名,荣获yabo足球青年才俊和yabo足球学术骨干称号。主持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重点课题1项、yabo足球“大北农学者计划”教育学人基金项目1项、yabo足球研究生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项目1项,参与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8项,荣获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高等学校水利类专业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yabo足球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主持yabo足球在线开放课程1项,出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1部,发表教学论文3篇,荣获第六届全国水利类农业水利工程专业组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二等奖1项,指导全国大学生农业水利工程及相关专业创新创业竞赛二等奖1项、黑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项、yabo足球大学生SIPT计划项目4项。
【学习经历】:
● 2000.09-2004.06,烟台师范学院地理科学专业,学士
● 2004.09-2007.06,鲁东大学自然地理学专业,硕士
● 2007.09-2010.06,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业水土工程专业,博士
【工作经历】:
● 2010.07-2012.08,yabo足球,yabo足球,讲师
● 2011.11-2016.09,yabo足球,农业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博士后
● 2012.09-2021.08,yabo足球,yabo足球,副教授(2014.09,遴选为硕士研究生导师;2015.03,聘为“东农学者计划”—“青年才俊”;2016.05,聘为“东农学者计划”—“学术骨干”)
● 2017.09-2020.09,yabo足球,农业水利工程系主任,农业农村部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重点实验室秘书
● 2020.10-至今,yabo足球,yabo足球,副院长(2021.06,破格遴选为博士研究生导师)
● 2021.09-至今,yabo足球,yabo足球,教授
● 2021.12-至今,yabo足球,yabo足球,纪委书记
【主讲课程】:
● 本科生课程:《土壤农作学》、《水资源保护与管理》、《地下水开发利用》、《农田水利学》、《水文统计》
● 研究生课程:《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方法》、《农业水土工程学科前沿专题讲座(硕)》
【编写教材】:
● 《水资源保护与管理》,主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4
【教学获奖】:
● 2018年7月,第六届全国水利类农业水利工程专业组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二等奖
● 2020年9月,“农业院校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多元协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获2020年高等学校水利类专业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3
● 2020年9月,“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地方院校卓越农业水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获2019年度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4
● 2022年5月,新工科背景下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八个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yabo足球2021年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4
【教学课题】:
● 主持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重点课题: 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的水利类专业持续改进研究(G****1422218). 2022.01-2024.12
● 主持yabo足球“大北农学者计划”教育学人基金项目暨校级教育教学研究入库培育项目“土壤农作学课程教学与科研有机互动机制与模式研究”(JYXRRK2018021). 2018.04-2019.03
● 主持2021年yabo足球研究生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项目“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方法”(Neau2021-ykcsz041). 2021.09-2023.09
【教学论文】:
● 刘继龙. 浅析找水技术与成井工艺教学质量的提高[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12, 4:23-24
● 刘继龙, 王涛. 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与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J]. 科技创新导报, 2012, 18:252
● 刘继龙, 付强, 张玲玲. 新时代背景下土壤农作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 科教导刊, 2019, 34:95-9
【研究方向】:
● 土壤特性与作物信息空间变异机制研究
● 农业水土资源复合系统运行状况诊断及应用研究
● 秸秆覆盖与耕作耦合的土壤和作物效应研究
【科研课题】:
●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黑土区农田土壤水热盐与作物信息对不同覆盖耕作模式的响应机制研究”(52079030),2021.01-2024.12
●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黑土区农田土壤水分、养分与作物产量多尺度空间变异机制及互作效应研究”(51409046),2015.01-2017.12
● 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黑土地北部秸秆覆盖和覆盖作物防控土壤水蚀关键技术及原理”(2021YFD1500802-2),2021.12-2024.11
● 主持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秸秆覆盖对东北黑土区农田土壤—作物系统复杂性的影响机制研究”(E2018005),2018.07-2021.07
● 主持黑龙江省博士后科研启动金“保护性耕作条件下黑土区土壤水肥热—玉米复合系统时空分异及互作机制研究”(LBH-Q16023),2016.12-2018.12
● 主持yabo足球学术骨干项目“考虑空间变异性的保护性耕作根际土壤水热互作效应及作物响应研究”(16XG12),2016.05-2019.05
● 主持yabo足球青年才俊项目“保护性耕作条件下农田土壤水分与养分的时空变异性及作物信息响应机制”(14QC46),2015.03-2017.03
● 主持yabo足球博士启动基金“松嫩平原土壤特性的时空变异性及其应用研究”(2012RCB47),2013.01-2015.12
● 主持黑龙江省博士后资助经费项目“松嫩平原土壤水分的空间变异性及其尺度效应研究”(LBH-Z11226),2011.12-2014.12
● 主持黑龙江省普通高校节水农业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项目“农田土壤水分和土壤养分的精准管理研究”(2011KFJ02),2012.03-2013.03
● 主持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节水灌溉条件下黑土区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特征研究”(12511046),2011.01-2013.12
● 主持农业农村部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农田地膜和面源污染等监测”(125A0605),2021.07-2021.12
【学术论文】:
● Jizhen Li, Jilong Liu*, Lingling Zhang, Qing Xu, Qiang Fu, Yaoyu Wu, Junfeng Chen, Hang Lv, Olga Idimesheva. Spatial variability of one-parameter model of soil water characteristic curve at field scale in black soil region of northeast China[J]. Canadian Journal of Soil Science, Accept【SCI】
● Lingling Zhang, Peng Yu, Jilong Liu*, Qiang Fu, Junfeng Chen, Yaoyu Wu, Xinyu Wei. Spatial variability of maize leaf area and relationship with yield [J]. Agronomy Journal, 2022, 114(1): 461-470【SCI】
● Lu Liu, Lingling Zhang, Jilong Liu*, Qiang Fu, Qing Xu, Olga Idimesheva. Soil water and temperature characteristics under different straw mulching and tillage measures in the black soil region of China[J]. Journal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2021, 76 (3): 256-262【SCI】
● J. L. Liu, L. Liu, Q. Fu, L. L. Zhang, J. W. Li, K. Yu, Q. Xu. Effects of straw mulching and tillage measures on the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maize leaves[J]. Transactions of the ASABE, 2019, 62(3):851-858【SCI】
● J. L. Liu, L. L. Zhang, Q. Fu, G. Q. Ren, L. Liu, P. Yu, S. Y. Tan. Spatial variability of soil particle-size distribution heterogeneity in farmland[J]. Transactions of the ASABE, 2018, 61(2):591-601【SCI】
● 刘继龙, 张舜凯, 任高奇, 付强, 张玲玲, 刘璐, 李佳文, 于凯, 徐清. 降雨对秸秆还田玉米地土壤水分空间变异性的影响[J].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2019, 27(4):768-779【EI】
● 刘继龙, 李佳文, 周延, 付强, 张玲玲, 刘璐. 秸秆覆盖与耕作方式对土壤水分特性的影响[J]. 农业机械学报, 2019, 50(7):333-339【EI】
● 刘继龙, 任高奇, 付强, 张玲玲, 李佳文, 于凯. 秸秆还田下土壤水分时间稳定性与玉米穗质量的相关性[J]. 农业机械学报, 2019, 50(5):320-326【EI】
● 刘继龙, 刘璐, 马孝义, 付强, 王海江, 张振华, 张玲玲, 虞鹏. 不同尺度不同土层土壤盐分的空间变异性研究[J].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2018, 26(2):305-312【EI】
● 刘继龙, 张玲玲, 付强, 任高奇, 刘璐, 虞鹏. 黑土区玉米穗质量与影响因素的联合多重分形研究[J]. 农业机械学报, 2018, 49(4):330-336【EI】
● 刘继龙, 任高奇, 付强, 周延, 马孝义, 孙维敬, 张振华. 黑土区玉米地土壤水分的时空变异性研究[J].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2016, 24(6):1087-1099【EI】
● 刘继龙, 任高奇, 付强, 马孝义, 张振华, 周延. 松嫩平原黑土区玉米穗质量构成要素的空间变异性研究[J]. 农业机械学报, 2016, 47(12):178-184, 222【EI】
● 刘继龙, 周延, 付强, 任高奇, 马孝义, 孙维敬. 黑土区玉米地作物信息多重分形与多尺度相关特征研究[J]. 农业机械学报, 2016, 47(6):163-170, 162【EI】
● 刘继龙, 马孝义, 张振华, 付强. 果园土壤水分时间稳定性研究[J].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2014, 22(4):698-704【EI】
● 刘继龙, 马孝义, 张振华, 赵伟森. 土壤饱和导水率的多尺度预测模型与转换关系[J]. 水科学进展, 2013, 24(4):568-573【EI】
● 刘继龙, 马孝义, 付强, 张振华. 不同土层土壤特性空间变异性关系的联合多重分形研究[J]. 农业机械学报, 2012, 43(5):37-42【EI】
● 刘继龙, 马孝义, 张振华, 付强. 基于联合多重分形的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土壤传递函数[J]. 农业机械学报, 2012, 43(3):51-56【EI】
● 刘继龙, 马孝义, 张振华. 土壤入渗特性的空间变异性及土壤转换函数[J]. 水科学进展, 2010, 21(2): 214-221【EI】
● 刘继龙, 马孝义, 张振华. 土壤水盐空间异质性及尺度效应的多重分形[J]. 农业工程学报, 2010, 26(1):81-86【EI】
● 刘继龙, 马孝义, 张振华. 不同土层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空间变异及其影响因素[J]. 农业机械学报, 2010, 41(1):46-52【EI】
● 刘继龙, 马孝义, 张振华. 不同条件下Green-Ampt模型累积入渗量显函数的适用性[J].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2010, 18(1):11-19【EI】
● 刘继龙, 张振华, 谢恒星, 李清翠, 冯雪. 烟台棕壤土饱和导水率的初步研究[J]. 农业工程学报, 2007, 23(11):129-132【EI】
【学术专著】:
● 刘继龙,马孝义,汪可欣,张振华著:《土壤特性的时空变异性及其应用研究》,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2年8月,21.3万字
【科研获奖】:
● 2014年8月,“农田土壤水热耦合迁移物理过程与空间变异机制研究”获黑龙江省科学技术二等奖(自然科学类),排名第3
● 2015年10月,“土壤入渗特性的空间变异性及土壤转换函数”获2014年度领跑者5000中国精品期刊顶尖学术论文,排名第1
● 2021年12月,秸秆覆盖与耕作方式对土壤水分特性的影响.《农业机械学报》2019年度优秀论文,排名第1
【软件著作权】:
● 2012年2月,土壤特性空间变异性分析系统,排名第1
● 2012年2月,土壤特性联合多重分形计算软件,排名第1
【申请专利】:
● 刘继龙, 刘璐, 李佳文, 付强, 张玲玲, 任高奇, 虞鹏. 一种简易室内土壤水分一维入渗试验装置(ZL201721664552.8), 2018年
【人才称号】:
● 2015年3月,“东农学者计划”—“青年才俊”
● 2016年5月,“东农学者计划”—“学术骨干”
【荣誉称号】:
● 2018年6月,yabo足球优秀共产党员
● 2020年5月,yabo足球青年五四奖章
● 2021年7月,yabo足球优秀共产党员
【联系方式】:
●通信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长江路600号yabo足球yabo足球,150030
●电子邮箱:liujilong@neau.edu.cn
●联系电话:0451-55191861(办)